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在4月24日深圳举行的“湾区标准”公布仪式上,粤港澳三地共同公布110项“湾区标准”,这些标准以粤港澳三地高共性、易融合的重点民生领域为切入点,涵盖食品、粤菜、中医药、交通、养老、物流等25个领域。
会上,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、香港特区政府工业贸易署、澳门特区政府经济及科技发展局三方共同签署了《关于共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发展的合作备忘录》,粤港澳大湾区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(www.gdsrc.org.cn)以及“湾区标准”标识也同步上线。
110项标准主要有三方面特点:一是每一项标准都源于湾区共同发展需求,由粤港澳三地技术实力较强、影响力较大的社会团体、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研制,具有科学性和适用性;二是汇聚粤港澳各方智慧,“湾区标准”清单中58项标准是由港澳相关单位牵头或共同牵头编制,相关牵头单位包括香港食环署食物安全中心、香港理工大学、澳门市政署、澳门科技大学等多家单位;三是彰显一流标准水平,“湾区标准”是高质量标准的典范,纳入“湾区标准”的技术管理程序严谨。
标准制定过程中,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研究中心邀请中国标准化研究院、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等4家国家级标准化研究机构,联同粤港澳三地专家,经过严格的技术审查形成标准初稿,由广东省市场监管局通报香港特区政府工业贸易署、澳门特区政府经济及科技发展局共同确定。
本次签署的《关于共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发展的合作备忘录》主要围绕推动《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发展指南(试行)》实施,提升大湾区标准化支撑能力,打造标准品牌,扩大湾区标准的影响力等,以推动制定、实施和推广三地通行的“湾区标准”为载体,促进粤港澳三地互联互通和融合发展,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。
(文章来源:中国基金报)
关键词:
“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”展演活动在凤翔学校顺利开展
信阳市市文广旅局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放权赋能培训会召开
淮南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公布
”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“在榆林成立
定了!在郑州举办的2022中国非遗年会延期举办
喜讯!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“古籍修复技艺”被列为省级非遗
从“非遗进校园”到“非遗在校园”!广东发布20个优秀案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