羌塘,藏语意为“北方高地”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
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
总面积为29.8万平方公里
主要保护对象为保存完整的、独特的高寒生态系统
及多种大型有蹄类动物
这里雪山冰川连绵起伏
野生动物自由奔跑
高原湖泊湛蓝动人……
共分布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0种
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1种
被誉为“野生动物的乐园”
目前,藏羚羊种群数量由20世纪最低谷时的7万余只增至30万余只
保护等级已从濒危物种降级为近危物种
野牦牛种群数量从20世纪近1万头增至2万余头
……
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
西藏牢固树立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
坚持生态优先、保护第一
全力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战略地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示范地、绿色发展试验地、自然保护样板地、生态富民先行地
党的十八大以来
西藏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
目前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47个
建设各类生态功能保护区22个
自然保护区面积达41.22万平方公里
《2021年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》显示
西藏依然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
统筹:焦旭锋 翟永冠
设计:殷哲伦
记者:姜帆 关明辉 格桑边觉
摄影:姜帆 关明辉 晋美多吉 潘彬彬 胡超 觉果 鲍永清 唐召明 黄豁 张龙 周荻潇 连振
新华社新媒体中心
新华社西藏分社
联合出品
关键词:
“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”展演活动在凤翔学校顺利开展
信阳市市文广旅局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放权赋能培训会召开
淮南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公布
”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“在榆林成立
定了!在郑州举办的2022中国非遗年会延期举办
喜讯!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“古籍修复技艺”被列为省级非遗
从“非遗进校园”到“非遗在校园”!广东发布20个优秀案例